VIP会员

VIP会员列表

All
CN Membres premium
L'Oréal
BioMerieux
CMA CGM
LVMH
OPmobility
Puy du Fou
Sanofi
Schneider Electric
Groupe SEB
Servier
Sodexo
Thales
L'Oréal
BioMerieux
CMA CGM
LVMH
OPmobility
Puy du Fou
Sanofi
Schneider Electric
Groupe SEB
Servier
Sodexo
Thales
CN Membres premium

法国巴黎国家银行于1980年在北京设立代表处,成为首家在北京设立代表处的欧洲银行。

截至 2023 年底,法国巴黎银行集团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法国巴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拥有约 500 名员工,而集团在中国的所有合资企业和合作机构则拥有近 19,000 名员工。法国巴黎银行集团在中国的合资公司和实体为企业、中小企业和个人提供的融资总额超过25,000亿元人民币(3,200亿欧元),管理的资产总值达4,800亿元人民币(620亿欧元)。

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外资银行中,法国巴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是最领先的国际银行之一,也是欧盟最大的银行。它为中国和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提供广泛的银行、金融和咨询服务。

法国巴黎银行集团重申其对中国市场的承诺,并将继续在中国寻找机会,更好地为中国的实体经济作出贡献,促进中国、法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商业和人员交流。

L'Oréal

欧莱雅于1997年在中国建立了分公司。在过去的几年里,欧莱雅集团以上海浦东研发与创新中心的开业和2005年湖北宜昌工厂的正式投产为标志,不断加强在中国的影响力,深化对中国市场的承诺。在2016年,欧莱雅中国成为中国第一大美妆集团。

欧莱雅在中国拥有 31 个品牌,是中国最大的美妆集团,中国也是集团全球第二大市场。

欧莱雅中国和北亚区的总部位于上海,拥有 15,000 多名员工、一个研发与创新中心、一个美妆科技中心、两家工厂、一所培训中心和两个智能运营中心。

美妆在中国社会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化妆品已迅速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消费领域之一。对欧莱雅而言,中国不止是重要的增长引擎,更是数字化、新零售、可持续发展和美妆科技等全方位创新的全球枢纽。

安可锐是一家完全独立的法国咨询公司,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安可锐坚持在不同背景下提供高附加值的经济和财务分析,特别是在出售并购、项目投资或商业纠纷中。安可锐协助众多公司、集团、投资基金和家族企业开展复杂的战略性项目。

2017 年,安可锐通过收购北京一家公司进入中国。随后 2018 年香港公司开业,扩大了公司在中国的业务。两个中国办公室是对安可锐在新加坡、新德里和迪拜办公室亚洲业务的补充。

今天,安可锐拥有 700 名专业人员,包括 77 名合伙人,他们分布在欧洲、亚洲、非洲、中东和北美的 17 个子公司。

安可锐是在中国唯一一家独立的法国经济和金融咨询公司,服务众多行业,包括航空、农业、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消费品、建筑及基础设施、分销、能源及环境、物流、奢侈品、制造业、媒体、医疗保健、金融服务和电信。

液化空气集团是全球工业与健康领域气体、技术和服务的领导者,业务遍及72个国家/地区,员工67,800人。

液化空气自1916年进入中国,并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向中国供应空分设备。1989年,液化空气成为首批在中国获得外商独资企业营业执照的跨国公司之一,并于2019年庆祝其在华成立30周年。2004年,为了呼应上海市总部经济发展导向,液化空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在上海浦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

2016年,液化空气上海创新园在闵行区正式揭幕。创新中心汇聚了200多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员。 创新中心重点关注能源转型、温室气体、数字化等相关课题。

BioMerieux

生物梅里埃是体外诊断领域的专家,在全球业务已有 50 多年的历史。

生物梅里埃与中国拥有传统友好合作历史。上世纪20年代,梅里埃家族支持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法勤工俭学。70年代,梅里埃家族率先对华进行技术转移。80年代,担任法国奥罗阿大区副主席的阿兰·梅里埃先生开创了上海与奥罗阿大区的友城关系。生物梅里埃在促进中法卫生合作方面一直发挥建设性作用,曾突破国际壁垒帮助中国建设首个P4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2005年以来,国家领导人多次与集团主席阿兰·梅里埃会面,2014年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访问里昂梅里埃总部,称“梅里埃家族的历史,堪称人类与病毒较量历史的缩影”。阿兰·梅里埃曾获中国卫生奖、中国友谊奖,2018年12月,阿兰·梅里埃先生获得中国政府改革友谊奖章。

CMA CGM

达飞海运集团自 1992 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是中国市场的先驱,旗下拥有 6 个品牌:达飞海运(CMA CGM)、APL、ANL、CNC、达飞海运空运(CMA CGM Air Cargo)和 CEVA Logistics。达飞海运集团已成为中国运输和物流领域的历史性企业,并与致力于海运去碳化的领先战略企业(如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建立了本地合作伙伴关系。

2023 年 4 月,在中法两国总统的见证下,中远海运、达飞轮船和国家电力投资集团( SIPG) 三家公司的董事长签署了一项关于在中国供应绿色海运甲醇的合作协议。三方将在包括上海港在内的中国主要港口,共同为达飞轮船公司和中远集团的未来船队采购和供应绿色甲醇燃料。

目前,达飞轮船公司的业务遍及全球 180 多个国家,拥有 16 万多名员工,服务于全球五大洲的 420 多个港口,船队规模超过 620 艘。

LVMH

LVMH路威酩轩集团(下文简称“LVMH集团”)于1987年由其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伯纳德·阿尔诺(Bernard Arnault)创立,作为全球精品时尚行业的领导者,葡萄酒与烈酒、时装与皮具、美妆部、钟表与珠宝精品零售和酒店。

LVMH集团旗下品牌一直是率先开拓中国市场的先驱:自1859年首批干邑白兰地运抵中国以来,酩悦轩尼诗(Moët Hennessy)便与中国结缘;1992年,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于北京王府饭店(现半岛酒店)开业; 2000年代初进驻上海首个奢侈品购物中心——恒隆广场。从那时起,LVMH集团旗下品牌便在中国一流购物中心的黄金位置占据重要地位。如今,LVMH集团在中国拥有20,500名员工和1,800家精品店。

LVMH集团还在中国宁夏和云南两省创立葡萄酒产区。通过法国娇兰,LVMH集团参与创立了位于云南天籽山自然保护区的兰花研究平台以及一家化妆品品牌——茶灵(CHA LING),其原材料取自香格里拉周边的千年茶林。

OPmobility

彼欧集团在交通领域开展活动:汽车、公共交通、重型货物运输和铁路。目前,交通领域正朝着去碳化、车载智能和驾驶辅助以及让尽可能多的人使用这些技术的方向发展。

彼欧于 2007 年进入中国。如今,该集团在中国拥有 7000 多名员工、36 家工厂和 4 个研发中心。集团以自己的名义或通过合资企业,满足传统客户和新兴中外制造商的需求。

2023年6月,彼欧与申能集团下属蓝能氢能科技 (Rein Hytech)按50/50比例组建的新合资企业彼欧蓝能(PO-Rein)正式投入运营。2024年年 1 月,彼欧蓝能充分利用彼欧在高压储氢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在上海启动了高压气态氢罐大型工厂的建设。工厂将于 2026 年投产。该工厂计划每年为中国商用车市场生产多达 60,000 个氢气罐和高压储氢系统。

Puy du Fou

超过45年来,Puy du Fou 创造了一种植根于历史和文化的新艺术表达形式,庆祝世界各地人民的灵魂。在法国和西班牙取得巨大成功,并因其艺术创意演出在全球屡获殊荣后,Puy du Fou 刚刚在上海市中心推出了其在中国的第一个演出——SAGA。

这场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全球最大的沉浸式演出,将观众带入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核心。在长达2小时的表演中,观众跟随故事中的英雄,通过与140名演员的互动以及在超过15000平方米的布景中做出的每一个选择,拥有改变自己命运的力量。

Puy du Fou 已经在筹备未来的演出公园项目,以致敬中国的5000年的悠长历史。

Sanofi

赛诺菲作为一家法国跨国医药企业,早在1982年就开始在中国开展业务。目前,中国市场已经成为赛诺菲第二大市场(仅次于美国市场)。2023年,赛诺菲中国的年销售额达到35亿欧元(占2023年全球销售额的7%)。

赛诺菲在中国建立了完整的价值链,涵盖了研发、制造、商务等各个环节:

  • 四个研发中心:分布在上海、北京、成都和苏州。
  • 三个制造基地:分别位于北京(主要生产注射药品)、杭州(主要生产固体药品)和深圳(生产疫苗)。
  • 一个数字化创新中心:设立在上海。
  • 十二个办公室:其中总部设在上海(大中华区管理总部)和北京(中国区总部)。

赛诺菲在中国共有约7,000名员工(全球总员工数为90,000人)。此外,赛诺菲全球临床试验队列中约有10%至15%的患者来自中国。

赛诺菲在中国市场已经推出了60余个创新型药物和疫苗,治疗领域覆盖中国十种致命疾病中的七种。

Schneider Electric

作为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引领者,施耐德电气以领先的技术专长,助力中国产业在提升效率的同时实现绿色可持续,共同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施耐德电气中国从渤海之滨一家不足百人的小型合资工厂起步,到今天已发展成为施耐德电气全球第二大市场。施耐德电气有幸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和参与者,并受益于中国的巨变。

施耐德电气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员工人数13.5万,2023年全球营收360亿欧元 。

Groupe SEB

赛博集团与中国的渊源可追溯至1994年,彼时,集团为加强亚洲业务,在上海开设贸易子公司。随后,于1995年开设代表办事处。1996年,集团在上海成立工商合资公司,并于1999年取得了该公司的100%控股权。

2007年底,集团控股苏泊尔,一家引领炊具并在小家电市场上名列第3位的中国公司。2016年,集团对苏泊尔的持股占比从2011年的71%增至81%。

苏泊尔致力于通过不断丰富炒锅、电饭煲、电压力锅和电水壶等旗舰产品品类,加强产品供应。不仅如此,公司亦进军市场新领域,涉足吸尘器、厨房工具和户外产品(饮具、便携咖啡机、保温杯等)等品类。

Servier

自 1954 年在奥尔良创建第一家实验室以来,施维雅一直以其卓越的质量、科学性和医疗水平而著称,业务遍及全球150个国家。近年来,在公司业务转型的推动下,施维雅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不仅仅是法国,更是全世界各个分公司。

1979 年,施维雅成为首批进入中国市场的制药公司之一。在45年的经营过程中,施维雅中国在医学界和科学界树立了良好的形象。2019年6月28日,施维雅确认将在未来20年内继续与天津的中国工业基地保持本地合作关系。2020年11月初,施维雅中国与阿里巴巴健康签署了一项新的合作协议,以优化为患者提供的数字医疗服务。2023 年,施维雅的首个肿瘤产品上市,并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推出新的创新产品。

Sodexo

作为全球领军的可持续餐饮供应商,索迪斯于1966年由皮埃尔·白龙在马赛创立。一直以来,索迪斯不懈追求为人们在学习、工作、康复和娱乐的各种生活场景中带来有价值的体验。

1995年,索迪斯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在上海签署首项服务合同;2001年,索迪斯中国签署首个综合设施管理服务合同;2017年,索迪斯中国开启数字化转型,荣获“中国最具创新企业杰出贡献奖”;2018年,索迪斯中国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并宣布注资中国AI初创企业智眼金睛;2022年,索迪斯中国收购拓美医疗;2024年,索迪斯加强在中国大陆的业务版图,完成对康帕斯集团在中国大陆业务的收购。

目前,索迪斯在中国共拥有14000余名员工,分布在750多个营运点,每天为110万名消费者提供服务,2023年营收超过30亿元。多年来,索迪斯结合中国市场需求,形成了以工商企业、医疗养老、教育和体育赛事与休闲娱乐为主的多个专业化客户服务团队。

Thales

2024年,在中法庆祝两国建交60周年之际,泰雷兹与中国的业务合作也迈入第60个年头。1964年,中法两国新建外交关系不久,中国从Thomson-CSF(泰雷兹前身)进口了4套VOR设备(甚高频全向信标设备),用于管理空中交通,自此拉开了中法两国在民航领域合作的序幕,同时也标志着泰雷兹与中国民航生态系统之间合作的开始。

该项合作一直延续到了1970年代,在此期间泰雷兹还向中国民航总局交付了空管雷达设备。1981年,泰雷兹在北京设立了代表处,正式开始了在中国的长期运营。

目前,泰雷兹在中国员工总数达1800 人;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成都、大连和香港设有办事处、研发中心和生产厂。